王恭〔明代〕
夜蝉鸣露叶,林馆候初凉。发逐秋风变,愁分汉水长。
一身天地窄,五口岁时荒。山魅无情极,闻余应断肠。
王恭
王恭(1343-?),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送赵寺丞罢秩游青城山
张咏 〔宋代〕
公馀长闭目,只是老心情。闻道寻山去,连忙出户迎。
好峰须到顶,灵迹要知名。回日从容说,余将少解酲。
偈颂一百一十七首
释绍昙 〔宋代〕
读书
杨万里 〔宋代〕
咏鸡头
员兴宗 〔宋代〕
南涧听水声送别太古禅师
马治 〔明代〕
送邬文伯归侍临川二首
史弥宁 〔宋代〕
绍庆府教厅瑞麦
阳枋 〔宋代〕
佛光法师真相致藏主请赞
释可湘 〔宋代〕
复用前韵并答鲁直明略且道见招不能往
晁补之 〔宋代〕
引伴宣事惠诗六首过有褒称且及其叔子文之旧
晁说之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