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允明〔明代〕
苦忆京华更不禁,百壶那解一生心。争誇膝下簪缨好,岂识痴翁别有襟。
祝允明
祝允明(1460—1527)字希哲,号枝山,因右手有六指,自号“枝指生”,又署枝山老樵、枝指山人等。汉族,长洲(今江苏苏州)人。他家学渊源,能诗文,工书法,特别是其狂草颇受世人赞誉,流传有“唐伯虎的画,祝枝山的字”之说。祝枝山所书写的“六体书诗赋卷”、“草书杜甫诗卷”、“古诗十九首”、“草书唐人诗卷”及“草书诗翰卷”等都是传世墨迹的精品。并与唐寅、文徵明、徐祯卿齐名,明历称其为“吴中四才子”之一。由于与唐寅遭际与共,情性相投,民间流传着两人的种种趣事。
庞居士大家团乐共说无生自豪感图赞
释智愚 〔宋代〕
依韵和吴正仲赤目见寄
梅尧臣 〔宋代〕
赠勤师
蔡襄 〔宋代〕
曾景建得罪道州听读
戴复古 〔宋代〕
慎思说家山之胜用其语得诗
蔡肇 〔宋代〕
九日独酌三首 其三
苏辙 〔宋代〕
平昔交游今几人,后生谁复款吾门。茅檐适性轻华屋,黍酒忘形敌上樽。
东圃旋移花百本,西轩恨斫竹千根。舍南赖有凌云柏,父老经过说二孙。
奉同铁崖赋寄玉山
李廷臣 〔明代〕
偈颂一百一十七首
释绍昙 〔宋代〕
遍地锦
佚名 〔宋代〕
允中留宿山斋已而复往令弟允升宅明日赋诗谢之
徐贲 〔元代〕
别来怀抱事多因,草草尊前未易陈。既拟相留又还去,也终不似弟兄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