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珪〔宋代〕
王珪
王珪(1019年—1085年6月12日),字禹玉,北宋名相、著名文学家。祖籍成都华阳,幼时随叔父迁居舒州(今安徽省潜山县)。仁宗庆历二年(1042年),王珪进士及第,高中榜眼。初通判扬州,召直集贤院。历官知制诰、翰林学士、知开封府等。哲宗即位,封岐国公。旋卒于位,年六十七,赠太师,谥文恭。王珪历仕三朝,典内外制十八年,朝廷大典册,多出其手。自执政至宰相,凡十六年,少所建明,时称“三旨相公”。原有文集百卷,已佚。《四库全书》辑有《华阳集》四十卷。
贤者之孝二百四十首·李唐
林同 〔宋代〕
鲁女观
黄甲 〔宋代〕
宿囊山怀坚师
林泳 〔宋代〕
颂古九首 其六
释思岳 〔宋代〕
一句举扬宗旨事,法堂上草亦须荒。回头却说人间话,大地山河常放光。
光未明,无有佛,三条椽下好商量。岑大虫,岑大虫,澧州水,朗州峰。
采桑子·谁翻乐府凄凉曲
纳兰性德 〔清代〕
赠元晖
吴则礼 〔宋代〕
次韵谢外舅食驴肠
黄庭坚 〔宋代〕
无闷 雨夜
朱彝尊 〔清代〕
瑞鹤仙·百年如梦蝶
佚名 〔宋代〕
偈颂一百零二首
释绍昙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