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顺鼎〔清代〕
雁外关河,蛩边院宇,和思念领略秋声。残照霜芜,疏林尚剩蝉声。
流年暗中偷换,漫催成一片砧声。龙城远,想西风铁马,鼓角边声。
回首故园三径,记松阴暝翠,夜涌涛声。老屋灯幽,等闲抛却书声。
天涯独欹倦枕,把闲愁分付江声。愁未了,上吴船,又听雨声。
易顺鼎
易顺鼎(1858~1920)清末官员、诗人,寒庐七子之一。字实甫、实父、中硕,号忏绮斋、眉伽,晚号哭庵、一广居士等,龙阳(今湖南汉寿)人,易佩绅之子。光绪元年举人。曾被张之洞聘主两湖书院经史讲席。马关条约签订后,上书请罢和义。曾两去台湾,帮助刘永福抗战。庚子事变时,督江楚转运,此后在广西。云南、广东等地任道台。辛亥革命后去北京,与袁世凯之子袁克文交游,袁世凯称帝后,任印铸局长。帝制失败后,纵情于歌楼妓馆。工诗,讲究属对工巧,用意新颖,与樊增祥并称“樊易”,著有《琴志楼编年诗集》等。
和天庆观瑞香花
李覯 〔宋代〕
素梅 二九
王冕 〔元代〕
白云向空尽
焦郁 〔唐代〕
景修二十岁褒为乡举之首晚乃尉青田无不遇色
晁补之 〔宋代〕
此中真意亭閒赋
郑潜 〔明代〕
虚亭无户牖,三面是青山。林影斜晖外,泉声夜雨寒。
浮云时去住,独鹤自知还。会得此中意,澹然心事閒。
倪文举寺簿挽诗三首
曾协 〔宋代〕
赠杨左司三首
赵蕃 〔宋代〕
独悟斋为徐牛山次白沙韵
庞嵩 〔明代〕
拨尽浮云即太清,杳无声臭更何听。洗心斋戒惟周易,玩意危微自壁经。
逐外万般俱幻妄,静中孤窍出虚灵。太阳洞揭中天照,顿失萤光与众星。
梅骤开旋有落者
九日独酌
刘效祖 〔明代〕